为助力创始人系统性提升对人才的全链条管理能力,实现精准选才、高效用才、长效育才与智慧留才,元禾投后服务团队发起创始人系列沙龙活动,聚焦人才战略核心议题,帮助企业筑牢人才护城河。
近日,创始人沙龙第三期在东沙湖基金小镇如期举办,资深人才发展顾问王雨馨与10位元禾投后企业创始人围绕“CEO如何做好绩效管理”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,聚焦从战略目标对齐到管理体系落地的关键环节,梳理了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难点、卡点问题,帮助创始人通过科学的绩效管理,驱动组织持续进化。
我们对分享内容做了整理编辑,期望本篇笔记,对你有所启发。以下,enjoy~
企业绩效管理为何频频失灵?
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,绩效管理已成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、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具。然而,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往往暗礁密布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困境。以下八个原因是导致绩效管理失败的关键因素:
1.绩效管理与战略目标脱节,使得员工的日常工作与企业的长远规划背道而驰。
2.绩效管理被视为孤立的模块,缺乏与其他管理流程的协同,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闭环。
3.数据采集的不真实、不可信,让绩效评估失去了客观的依据。
4.绩效指标模糊,流于形式,无法反映员工真实表现。
5.考核公平性的缺失,绩效考核标准不统一,导致员工对绩效考核失去信任。
6.管理层的团队管理水平不足,缺乏绩效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,可能因主观偏见影响评估结果。
7.评价标准过于简化,无法全面、准确的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与贡献。
8.CEO自身的认知局限,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和重视的不足,难以从战略高度推动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。
如何夯实绩效成功的基石?
作为企业战略落地的关键工具,绩效管理的成功离不开七块基石:
1.明确的战略目标
绩效管理的根基在于战略共识,创始人和高管要明确企业战略目标,实现上下同频。
2.健全的组织
组织的健全是关键支柱,通过横向分工、纵向分权明确组织架构和组织层级,清晰界定权责利,保证组织健全。
3.通畅的流程
通畅的流程是重要前提,识别并打通流程中的关键卡点,让信息与资源在各个环节流通,绩效管理才能高效运转起来。
4.清晰的职责
明确岗位设立的目的以及要解决的问题,坚持因岗设人,而不是因人设岗。
5.精准的人岗匹配
通过筛选、培养、淘汰等过程实现精准的人岗匹配,让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价值。
6.可信的数据
数据的可信性是重要依据,这就要求数据的计算逻辑要清晰,数据的采集与审核要分开,能走系统的尽量避免手工统计,以确保数据能精准反映员工的实际表现。
7.高层的支持
高层的支持是稳固保障,CEO与核心高管团队必须在态度和行为上保持统一,坚定贯彻绩效管理的理念与措施。
绩效落地的实操路径是什么?
绩效管理不是“单一的考试”,而是通过持续循环(PDCA)驱动战略落地的过程,通常分为四个环节:绩效目标设定(Plan)、绩效考核(Do)、绩效反馈(Check)、绩效结果运用(Action)。
战略解码,设定目标
绩效目标设定是绩效管理的起点,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一环,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关联。运用平衡计分卡,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自上而下分解成企业级、部门级、岗位级等具体的绩效指标,确保每个员工的工作对齐企业整体战略,推动目标自下而上达成。
平衡计分卡作为综合性的绩效管理工具,主要从以下四个层面来设计企业的绩效:
通过平衡计分卡,企业能够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绩效指标,确保战略的有效执行。
绩效考核,用数据说话
绩效分数是算出来的,不是评出来的。为确保评价标准的全面性,除了绩效目标外,还需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表中的相关指标,在KPI指标数额与权重方面,需聚焦岗位的核心价值选取3~5个关键项,指标权重需设定在5%~30%之间。同时,还需设置挑战目标与保底目标,以提高员工的工作动力。
在设置指标过程中,做好“数据八明确”,即约定好以下信息,避免后期考核过程中出现绩效争议:
绩效反馈,促进成长
大多数企业往往在绩效目标设定和绩效考核两个环节做的很好,却忽略了后两个环节的重要性。绩效反馈是绩效管理最坦诚也是最容易忽略的环节,通过事实陈述+影响分析+明确期望的反馈方法,让员工了解自身表现,帮助员工明确改进方向。
绩效反馈需确保透明性和公正性,避免员工对考核结果产生异议。通过有效的反馈和改进计划,企业能有效提升团队的绩效水平。
结果应用,深度赋能
绩效结果应用是绩效管理最长期也是最容易脱节的环节,面对不同的绩效结果,创始人要坚持“为过程鼓掌,为结果买单”的核心原则,基于员工的价值创造,进行相应的价值分配,从薪酬调整、奖金发放、晋升晋级、岗位调整、人才培养、组织认同等6个维度深度赋能员工发展,为企业储备未来领导人才。
绩效管理的根本目标,是在引导员工为组织战略目标贡献力量的同时,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成长。它并非冷冰冰的考核工具,而是一场关于战略共识、价值创造与组织能力的系统性工程。只有当CEO跳出“奖惩思维”,以战略为导向,以数据为基石,以策略为指引,连接起组织与个人、当下与未来,绩效管理才能从单纯的“考核工具”升级为驱动企业持续领先的“绩效飞轮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