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一个月(12月1日-12月31日)一共收录16笔融资事件,总投资金额超26亿元,涉及15家东沙湖基金小镇入驻机构,分别是北极光创投、辰德资本、德同资本、嘉御基金、金沙江联合资本、金沙江创投、建信资本、君联资本、礼来亚洲基金、启明创投、元禾原点、源码资本、源星资本、云启资本、钟鼎资本(排名不分先后,按机构首字母排序)。
从分布领域来看,主要集中在企业服务。
在投资事件的轮次分布上,多数事件集中在 C轮、B轮和天使轮。
本月企业中,最值得关注的企业是百布,融资金额为3亿美元,是本月融资金额最高的企业。小镇入驻机构云启资本、源码资本曾参与投资,助力企业发展。
纺织品B2B平台百布,成立于2013年12月,是中国首家致力于改革纺织行业传统交易模式的互联网公司。总部位于广州市海珠区。作为中国万亿级的纺织品B2B行业的领军企业,致景核心团队成员来自阿里巴巴、美团和行业资深专家,熟知面料生产、分销渠道等各个环节,掌握纺织品供应链上下游的各方资源。
百布自成立以来,迅速在激烈的纺织市场竞争中搏得一席之地,不断推动业绩稳步提升。至今,已成功入驻的商铺达到了5000多家、采购商数量高达20000多家。服务范围现已延伸至佛山、东莞、杭州、柯桥、湖州、苏州等地,并建立起完善的交易渠道。
本月投资活跃机构是启明创投,涉及了3家企业,分别是安歆集团、恒翼生物和原能医学。
启明创投成立于2006年,先后在上海、北京、苏州和香港设有办公室。启明创投旗下管理五支美元基金,四支人民币基金,管理资产总额达27亿美金。
启明创投致力于成为中国优秀创业家们的首选投资伙伴。自成立至今,专注于投资互联网消费(Intersumer)、医疗健康(Healthcare)、信息技术(IT)以及清洁环保技术(Clean Technology)等行业早期和成长期的优秀企业。截止目前,启明已投资超过210家企业,其中有超过30家分别在美国纽交所、纳斯达克、香港联交所、台湾柜买中心、上交所A股及深交所上市或通过并购方式赢得 投资回报。
(按机构音序排序,排名不分先后)
半导体行业没有奇迹,你进入这个行业就意味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需要不懈地努力,先保证活下去、熬下去,才有机会看到明天的辉煌。那时候九成九彼时的“嫩姜”已经变成了“老姜”。半导体创业是一个属于“老姜”的行业,半导体产品/服务是一个复杂的多齿轮系统:市场,产品,技术,人才,资本多个齿轮同时高速运转,只有老师傅才能够驾驭这么复杂动态的一台机器。对半导体的敬畏之心,大多数“老姜”会在不知觉中油然而生:在很多人眼里鲜亮的机遇或风口,其实是“满眼的坑”。“老姜”与“嫩姜”区别在于他可以看到这些坑,并努力去尽力躲避这些“坑”。
谈两个问题。第一,我们现在说的新消费,“新”在何处?主要是三点:结构升级,理念更新,需求多元。第二,新消费的“动力引擎”在哪?
首先整体上讲,主要原因还是宏观经济的发展。我们看到,从世纪初中国加入WTO起到2018年,中国GDP迅速增长,城镇化率进一步提升,2018年已达58%。近20年来,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整个消费行业起到了非常大的引领作用。
从需求端来看,虽然现在中国人口维持在14亿左右,人口增长红利不再,但人均GDP越来越高,越来越富裕。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,科技的发展会促进更丰富、更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的涌现。
从供给端来看,交通网络和物流升级,线上线下结合更加紧密,供应链愈发信息化、智能化,是技术给予了消费强有力的支持。
在卫哲看来,三个存量时代正在到来。“第一个是经济开始进入存量时代,无论是消费、外贸、基建、GDP指标,再也见不到当年习以为常的两位数。第二,消费互联网流量红利期结束。中国人平均互联网使用时长已经达312分钟,近5个小时,总体流量上涨空间有限。在总体流量不涨,巨头控制大流量的前提下,消费互联网很难再杀出新企业来。第三个,资本进入存量时代。目前不是资本冬天,资本只是进入存量,存量表现形式是不断进入一个循环体系,不是靠新募资。持续没有钱,无法反哺给LP,再大的湖也会被抽干。
未来中国的VC市场会有分化,要么往早期走,要么往后期走,这个趋势会非常明显。而早期的机会更多在产业,往早期走就决定你一定要懂产业,往后期走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并购。
但我们也顾虑像产业出来的企业家或高管能否转型成为一个投资人,这可能是最大的风险。没有人是一定就能转过来的,我们会先看他有没有百分百想转过来的决心;其次,看他的背景,如果只在公司一个部门里生根是没有用的,一定要做过比较多岗位,对公司和产业链有多方面了解;最后,还要有非常强的学习能力,团队的搭配也很重要。
半导体行业将迎来黄金十年,绝对会带来超额回报,在这个领域投资要注意以下几点:
第一,按照市场规律做,政府做政府的事,市场做市场的事,千万别掺和。
第二,别追风口,一定要有长期艰苦的心理准备。之前封口期有五六年,照目前的情况看有可能大大缩短。
第三,团队一定要非常专业,要懂这个行业,深入研究,积累产业的资源和经验。
第四,分清楚是财务投资还是产业性投资。我们收购的一个项目,开始时候我们是财务性投资,他们想尽快上市,两年之后我们做了替换,把财务性投资短期的替换出来,产业性投资人进来了,有不错的回报。只有产业性投资跟的时间比较长,我们项目2016年投进去了,整合做完之后现在是5倍的回报。
第五,我们行业是大家合作的行业,基本上很少有哪家VC独吃的,新人应该先跟有经验的机构合作,一起投,也学习一下,避免自己一拍脑袋跳到陷阱里。
组织能力建设是每家企业,每位CEO自己的修行,一些有效有趣的思路倒是可以抛出来供大家参考:
时光机模型:
大部分组织问题都有共性,业务相似,规模更大的企业大概率是有解法的。找到典型的几家对标企业,贴身学习研究就会有答案。在一些业务模块,比如线下BD管理,消费互联网的红利已经向产业快速的释放。美团的BD到一些行业经常会觉得,我是不是穿越回去了?
球队模型:
管理学说组织应该更像是一个球队,而不是家庭。我想说的替补席,就是常说的板凳席。CEO要经常思考一下企业的板凳深度怎么样?好的梯队建设能支持企业长期的人才供给。替补队员可以补充主力队员的空缺,替补队员可能成长为下一个明星队员,替补席甚至可以组成,和主力一样能打的阵容。
目前增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,科技的步伐从C端走到了B端。什么时间出现拐点?我们参考其他国家,从增量到存量,美国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从增量变到了存量,日本1985年之后,从增量变到了存量,效率的提升就成为了永恒的主题,供应链就是提升效率最有效的手段,这里面包括信息流、物流、采购等等。
整个供应链其实是一个协同系统,科技的手段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良好的工具,科技这一端的平台化协同系统、这种以数据驱动的协同系统、这种平台性经济成为了可能,AI决策系统和客户感知系统有效的提升,区块链技术可能使得我们协同系统信用体系得到有效的提升。包括一些节点的硬件系统的智能化、自动化,也会把节点效率提升。
所以,未来的十年,是以科技手段提升产业效率的十年。
注:以上信息是以媒体公开报道或机构报送资料整理而成,不包含机构未披露的投资情况。
投资人说来源:投资界、华映资本、北极光创投、源码资本